扎实推进投资端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资本市场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成功落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等制度措施推出,为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高质量发展对投资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资端和投资端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投资端改革不仅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活跃市场;推进投融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更好满足居民财富管理和投资需求,营造各方“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生态。
作为投资领域的重要创新趋势,ESG投资可作为推动投资端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ESG理念契合了上市公司“五力”提升的发展要求,从ESG治理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有利于夯实投资端改革的“资产基础”;ESG基金产品和ESG指数,强化长期价值、可持续的产品供给,有利于丰富投资端改革的“标的基础”;ESG投资引导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吸引境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有利于壮大投资端改革的“资本基础”。
ESG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夯实投资端改革的“资产基础”
上市公司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投资端改革的基础。ESG治理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五力”,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一是ESG理念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要求融入上市公司治理体系。ESG代表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理念,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践行ESG理念,有利于上市公司积极促进低碳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健全治理机制。ESG既关注经济价值,也关注社会价值,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用最大化,ESG纳入公司治理推动了完善公司治理的新进程。
二是ESG治理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五力”提升,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ESG让企业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董监事、独立董事等治理机制,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保障科学决策;通过稳定、持续的分红措施,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激励减碳降碳技术研发,以把握
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长期竞争力与回报率。通常,ESG表现优异的公司经营更加稳健,财务质量更好;另一方面,ESG治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韧性,在受到市场冲击时降低对企业的影响,提升企业综合风险管理能力。研究显示,ESG表现优异的公司,在运营中会面临更少的监管处罚,涉及的诉讼数量也明显较少。
三是ESG信息揭示了更多维度的非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信息环境。ESG信息反映了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方法、实现良好决策的内部体制建设,规避风险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弥补财务信息无法充分揭示的企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减少信息不对称。尤其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ESG信息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完善估值投资模型,协助投资者更好地筛选优质企业,持续促进市场透明度。近年来,上市公司日益重视ESG信息披露,截至目前,153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编制并发布了2022年度ESG报告,占比41.58%,较上年占比提升了28.87个百分点,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数量突破1700家,披露率首超35%。丰富的ESG信息对市场了解气候变化下公司面临的环境风险与机遇、公司治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ESG基金产品和指数供给,丰富投资端改革的“标的基础”
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是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投资领域的重要创新趋势,ESG基金产品和指数有利于丰富投资端改革的“标的基础”。
一是ESG投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资本供给。ESG从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多维度丰富了对资本的要求,有利于促进资本功能深化,拓展资本运作空间,以满足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ESG投资已成为全球投资领域重要趋势,国际指数行业协会调研显示,全球大型资管公司普遍认可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对其客户和社会均有益,84%的资管公司表示在投资策略中考虑ESG因素。截至2020年,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超过35万亿美元,全球ESG投资基金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近年来,全球ESG ETF规模增长迅速,从2018年不足90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 4500 亿美元左右,年化增速达50.21%。而且在应对气候变化大趋势下,国内ESG投资产品日益丰富,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配置中国资产。
二是ESG指数持续创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标的。指数具有规则化、高度透明、低成本的优点,是联接资产端和投资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内ESG指数体系不断创新,一方面聚焦全球主流的负面剔除、正面筛选、ESG整合等投资策略,形成了对标全球的ESG基准、ESG领先、ESG策略等指数系列,为市场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另一方面结合国内情况进行特色指数布局,如以降低
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沪深300
碳中和指数,引领气候投融资创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助力国企改革和央企绿色转型升级;中证上海
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引导资金支持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企业。此外,ESG与Smart Beta策略结合的创新策略也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差异化标的选择,其中,中证高股息ESG指数将ESG与红利策略结合,年化收益为13.05%,相比红利策略有4.3%的超额收益。目前,中证指数累计发布134条ESG等可持续指数,跟踪产品85只,规模近1260亿元。
ESG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壮大投资端改革的“资本基础”
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是投资端改革的关键一环。ESG投资有助于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引导投资者转换投资理念,关注价值投资,减少短线投机,平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性,进而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一是ESG倡导的长期价值、可持续理念,与养老金遵循的长期收益性、公共属性、避险属性高度契合,有助于养老金投资目标实现。ESG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身就蕴含着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健性和可持续性,ESG投资会侧重投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公司治理更完善的企业,有利于实现长期收益的目标,同时ESG投资在注重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会关注
清洁能源、
碳减排、水资源管理,关注人口老龄化、就业以及科技创新,引导资源配置在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增强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福祉改善,实现养老金的公共属性目标。
二是ESG ETF和指数产品是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方式。从全球来看,养老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是ESG投资的主要践行力量,通过将ESG纳入投资决策,管理组合风险,增强组合收益。其中,挪威全球养老基金(GPFG)作为国际大型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负面剔除、正面筛选等推动投资向绿色产业倾斜。从2012年到2021年,GPFG在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后剔除了366家公司,基于以上风险的撤资使其股权管理及固定收益管理累计回报率分别提高了0.44和0.17个百分点。2022年11月20日,全国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面向全国公募基金公司招标,进一步推动了国内ESG投资发展。
表:全球主要养老金ESG投资实践
三是ESG投资有助于引导长期理性投资文化,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ESG投资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回报,发掘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一方面,通过兼具国际共识和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纳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中国特色评价指标,客观反映企业ESG水平,丰富企业价值内涵。以ESG评价中的每股社会贡献值为例,不仅涵盖了净利润、税收、职工薪酬、利息支出、捐赠以及出售碳排放权的收入等正面影响,还包括在ESG方面遭受的处罚、购买碳排放权的支出等。中证800成份股每股社会贡献值为2.89,高于传统每股收益的0.89,反映了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做出的社会贡献的价值;另一方面,ESG投资倡导的长期化、理性化理念有利于减缓市场短期化、情绪化的投资行为,引导投资者基于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和风险进行投资决策,从而缓解个人投资者在上涨时过度乐观和下跌时极度悲观的非理性行为,引领机构投资者共同塑造长期、价值、理性的投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