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企业(电石生产)20XX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2023-10-19 未知 易碳家
化工生产企业(电石生产)
20XX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报告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补充数据   数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
 
 
 
 
 
 
 
 
电石分厂  (或车间) 编号*2,3
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1.1,1.2 与 1.3 之和
1.1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 )*4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
焦炭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5 (t)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电极糊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5 (t)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6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5 (t)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电石
1.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 Nm3)  
1.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Nm3)  
电石
炉气
1.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 Nm3)    
1.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Nm3)  

 
 
 
 
 
 
 
 
 
 
 
 
 
 
 
 
 
电石分厂  (或车间) 编号*2,3
 
……*6
1.1.3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 Nm3)    
1.1.4 碳产品和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Nm3)  
1.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1.2.1 消耗电量(MWh) 0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1.2.1.1 电网电量(MWh)    
 
优先填报电石分厂计量数据; 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 则按全厂比例 拆分
1.2.1.2 自备电厂电量(MWh)  
1.2.1.3 非化石能源电量(MWh)  
1.2.1.4 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MWh)  
 
 
1.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1)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用生态环境部 网站发布的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2)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企业 自发自用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排放因子为 0
1.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
1.3.1 消耗热量(GJ)   消耗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
 
 
 
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1)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 0
2)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锅炉供热量; 如 果是自备电厂, 排放因子参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中机组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 若数据不可得, 采 用 0.11tCO2/GJ

 
 
电石分厂  (或车间) 编号*2,3  
2 电石产量(t) *7
  1)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
2) 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
全部电石分
厂(或车间)
合计
 
3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为各电石分厂(或车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
说明:
*1 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
*2 核算边界:从炭材等原材料和能源进入电石生产界区开始,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炭材破碎、筛分、烘干、整流、电石冶炼、炉 气净化、余热回收等设施。不包括已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控的自备电厂。
*3 请列明电石分厂(或车间)编号,如果企业电石分厂(或车间)多于 1 个,请自行加行填写。
*4 应包含电石炉消耗的电极糊产生的排放量;不包括炭材烘干炉消耗的化石燃料排放量。
*5 作为原材料投入的能源中,电石炉炭材(焦炭、蓝炭等)消耗量取炭材烘干后入电石炉之前的炭材量。
*6 如果有其他品种的原材料输入或者含碳产品输出,应自行加行一一列明并填数。
*7 指电石产品的折标产量,为电石产品的炉前产量按其实测发气量(20℃、101.3kPa)折算为发气量 300L/kg 的产品产量。 *8 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