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20XX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2023-10-19 未知 易碳家
化工生产企业(甲醇生产)
20XX 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
 
 
报告主体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补  充  数  据 数  值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
 
 
 
 
 
 
 
 
甲醇分厂(或 车间) 编号*2,3
1 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0 1.1,1.2 与 1.3 之和
1.1 能源作为原材料产生的排放量(tCO2 )*4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8)计算
 
无烟煤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烟煤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褐煤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天然气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甲醇分厂(或 车间) 编号*2,3
 
焦炉煤气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5
1.1.1 能源作为原材料的投入量(t 或万 Nm3)  
1.1.2 能源中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产品 1*7
1.1.3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Nm3)*6    
1.1.4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产品 2*7
1.1.3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Nm3)*6    
1.1.4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产品...*7
1.1.3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的产量(t 或万Nm3)*6    
1.1.4 碳产品或其他含碳输出物含碳量(tC/t 或 tC/万 Nm3)  
1.2 消耗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4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3)计算
1.2.1 消耗电量(MWh) 0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1.2.1.1 电网电量(MWh)    
 
优先填报甲醇分厂计量数据; 如计量数据不可获得, 则按全厂比例拆分
1.2.1.2 自备电厂电量(MWh)  
1.2.1.3 非化石能源电量(MWh)  
1.2.1.4 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MWh)  
1.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1)电网购入电力和自备电厂供电对应的排放因子采 用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的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

 
 
 
 
 
 
 
 
 
 
 
 
甲醇分厂(或 车间) 编号*2,3
    2)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的非化 石能源电量、企业自发自用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 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排放因子为 0
1.3 消耗热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4 0 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4)计算
1.3.1 消耗热量(GJ)   消耗热量来源包括余热回收、蒸汽锅炉或自备电厂
 
 
 
 
1.3.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GJ)
  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来源采用加权平均,其中:
1)余热回收排放因子为 0
2)如果是蒸汽锅炉供热,排放因子为锅炉排放量/ 锅炉供热量;如果是自备电厂,排放因子参考《企 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中机组 供热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若数据不可得, 采用 0.11tCO2/GJ
 
 
2 甲醇产量(t)
  甲醇产量请填写纯度折算为 100%之后的产量数据
1) 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 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 度统计报表
2)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
全部甲醇分厂 (或车间)合计 3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为各甲醇分厂(或车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
附:CO2 回收利用数据及原料类型、生产工艺类别
 
甲醇分厂(或 车间) 编号*2,3
4 CO2 回收利用量(tCO2)   供出甲醇分厂(或车间)核算边界的二氧化碳量, 采用实际计量数据
5 CO2 回收利用去向   请列明 CO2 回收利用去向,例如:

 
 
 
 
 
 
 
 
甲醇分厂(或 车间) 编号*2,3
    1)  用作化工原料
2)  用作食品级 CO2
3)  用作焊接保护气
4)  CO2 驱替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
5)  地质储存
6)  其他利用方式,请具体说明
6 原料类型   若原料以煤为主请填写煤头;若原料以天然气或焦 炉煤气等为主,请填写气头
7 生产工艺   若为合成氨与甲醇联产,请填写联产;否则填写单产
说明:
*1 填写时可删除此列所述的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可在此列各行填写说明左列数值含义的具体内容。
*2 核算边界:
1)煤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备煤(筛分、磨煤(干粉煤、水煤浆)、制浆(水煤浆)、煤棒制作(型煤)等)、气化(原料煤)、灰水处理、粗合成气变换、 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馏,包括空分装置;不包括已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控的自备电厂。
2)天然气制甲醇核算边界包括: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粗合成气变换、净化(脱碳、脱硫)、压缩、合成、粗甲醇精馏;包括空分装置。不包括已纳 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控的自备电厂。
3)焦炉煤气制甲醇核算边界参考天然气制甲醇核算边界执行。
*3 请列明甲醇分厂(或车间)编号,如果企业甲醇分厂(或车间)多于 1 个,请自行加行填写。
*4 合成氨联产甲醇的企业, 氨与粗甲醇(折 100%) 单位产品消耗原料按 1: 1.06 进行分摊; 消耗电量按 1:0.8 分摊; 消耗热量按 1: 1.06 分摊;其它共 同含碳输出物(造气炉渣、造气飞灰、驰放气等) 按 1:1.06 分摊; 甲醇精馏工序消耗电量与热量均计入甲醇自身消耗, 不与合成氨分摊。 天然气作原料 时, 一段转化炉内燃烧的部分计入能源作为原材料。
*5 如果有其他类型的能源作原材料,请自行加行, 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
*6 供出甲醇分厂(或车间) 边界的二氧化碳(包括外售或作为下游产品生产原料) 不作为碳输出项扣除。如有 CO2 回收利用, 请在“附: CO2 回收利用数 据”项填报相关信息。
*7 如果有其他类型的含碳产品输出,应自行加行, 一一列明并填数,下同。
*8 灰色的数值格子已内嵌公式,可以自动完成计算,请勿填写。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