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化势在必得
2024-02-19 贵州社科院 易碳家
欧盟碳关税首批覆盖行业为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6大行业。征收边界划分为直接排放以及间接排放。其中钢铁、铝和氢仅考虑直接排放,水泥、电力和化肥既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收费,也对间接排放收费。碳关税要求申报产品的碳排放量仅限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即企业的实际排放,只不过这些排放被分摊到了产品身上)。欧盟作为中国铝产品重点出口地区,碳关税的推行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构成了新的挑战。

欧盟碳关税及其波及效应对贵州铝工业的影响
 
征收碳关税过渡期为2023至2026年,欧盟内部企业将获得全额免费分配的排放权;所有进口到欧盟的受CBAM管制的产品,不需要支付碳关税,但需要申报进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当前,尚处于碳关税过渡期,短期内对贵州铝及铝制品直接出口影响较小,且贵州铝及铝制品出口国主要集中在北欧、东南亚国家。其中,贵州中铝铝业铝箔坯料主要出口印度、土耳其、希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地区,水城经开区十九度铝业、九衡铝业的铝合金门窗产品出口南非、秘鲁等国家,受影响较小。预期或将受影响的会是兴仁巴铃镇重工业园区内生产销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轻量化铝合金汽车轮毂等产品的企业,以及省内其他销往欧盟国家的铝箔、铝线、铝管、高强度铝合金、汽车轻量化材料等系列产品企业。
从间接影响来看,贵州铝产业能耗成本较高、绿色发展水平不足将不利于对国内外贸铝业企业产品供给而间接受到碳关税的影响。当前,贵州铝业主要集中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电解铝和部分铝加工以及非金属铝制品。电解铝行业具有用电量大、负荷高、电压高的特点,属于高碳排放行业。欧盟碳关税要求进口产品碳排放由生产过程化石燃料消耗量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电解铝产业的能源结构必将受到碳关税影响进而增加生产成本,影响我省铝业竞争优势。此外,出口商需配合欧盟进口商提交铝产品碳足迹报告,还将增加企业碳排放管理、数据监测及定期核算等相关费用。因此,“煤-电-铝”模式下的高耗能生产方式不利于产业进一步发展。受输配电网自然垄断和电网企业体制利益等原因影响,我省“煤(水)-电-铝一体化”的铝电联营仍未取得实质进展,电价劣势也将削弱铝土矿资源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
据相关分析,欧盟碳关税极有可能对全球贸易及能源使用产生系统性影响。美欧正联手推动成立碳俱乐部,并吸引英、日等更多国家加入,拟对不够低碳的产品设置市场进入障碍。欧盟还有可能对区域内出口企业给予出口退税政策,与碳排放较低的竞争对手相比,我国铝出口企业优势或将减弱,这也将对贵州参与东西部协作中的铝工业企业出口和国家提倡的铝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的提高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如若欧盟碳关税在修订过程中,参照美国清洁竞争法草案(CCA),从2026年起将扩大征收碳税产品范围,到2028年将进一步降低到包含100磅的初级产品就要缴纳碳税,这对于像贵州这样以资源型和铝粗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短、产品相对单一、附加值低,整体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产业链的地区或将产生阵痛式的影响。

贵州铝工业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选择
 
对照欧盟碳关税(CBAM),基于我省当前能源资源现状,短期内若没有颠覆性技术出现,铝材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空间较为有限;长期看,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大幅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加快推动铝工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
加快提升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保障能力。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坚持绿色低碳方向和创新驱动,推动煤炭产业战略性调整,优化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推动“风光水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传统“水火互济”向“火水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及非水可再生能源比重,推进传统煤电基地向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升级。抢抓电力市场化改革红利,协调省电网公司加快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跨区域实施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融入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提升新能源电力供给水平,切实降低铝企业石化能源消费比例和用电成本。
鼓励铝工业创新化发展。综合利用环保、安全、质量、能耗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推动基础材料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惩罚性电价、水价等差别化政策,完善倒逼机制,逐步引导不具备竞争力的生产线退出。加强铝工业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研究和突破高硫矿脱硫产业化技术攻关、电解铝节能降耗、铝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支撑铝工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贵州铝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突出“专、精、特”的竞争优势,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搬迁技术改造。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较好、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示范铝工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切实提高贵州铝工业企业整体的研发创新能力。
促进铝工业开放化发展。抢抓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实施铝工业专项招商行动。瞄准沪苏浙、粤港澳市场,大力发展绿色创新高品质铝产品,当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铝产品的重要生产者、加工者和供应者。充分利用亚洲国家铝产业市场需求,通过直接到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建立氧化铝集中采购和长期合同,以及直接投资、购买股权、到境外独资办厂、合资办厂等方式,构建利用国内外铝土矿资源的双重格局。

加快构建铝产业集群创新产品生态体系
 
省委书记徐麟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强调,要紧扣高端化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主动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要积极培育“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熔铸-铝制装备轻量化材料/铝制中高端合金制品”“铝土矿/氧化铝-铝基材料-精深加工终端产品”产业链。
一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审慎评估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原则上应配套下游电解加工环节和赤泥综合利用装置,防止氧化铝产能盲目扩张。二是通过冷加工及合金技术添加铜、硅、镁、锌、锰、镍、铁、钛、铬、锂等元素,生产满足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铝合金材料。三是围绕电力领域,推广铜铝复合导体的应用技术,发展兼具铜的导电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好以及铝的成本低、重量轻等优点的铜包铝复合架空裸导线、中低压电力电缆等。四是支持研发新型轻薄铝包装材料、铝制旅游产品及高精度铝板带材、大型铝合金材、泡沫铝、晶粒细化剂、铝基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的新型铝加工产品。五是培育发展碳素、烧碱等辅助配套产业,同时发展消化及综合利用铝工业废渣等循环产业,大力发展陶瓷、磨料、石油压力支撑剂等相关产业。六是协调电解铝生产企业向园区内铝加工企业进行铝水直供,降低铝加工企业铝锭重熔工序生产成本与能源消耗,打造“铝水-铝棒”“铝水-内燃机铸件”“铝水-板带箔”“铝水-轮毂”“铝水-型材”“铝水-高端合金材料”等多个链条。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