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首个“零碳”会议落地 通过购买林业碳票碳减排量方式抵消
2025-05-08 三峡宜昌网 易碳家
4月26日至30日,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培训班在宜昌举行,经专业机构核算,本次培训共产生36.7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主办方通过购买林业碳票碳减排量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碳中和,标志着宜昌首个“零碳”会议落地。
 
“零碳”会议又称“会议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碳汇量,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会议期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符合国内标准的碳减排额度,从而达到会议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的目的。
 
为推广绿色低碳理念,主办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倡导参与者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提供使用环保材料和可重复使用材料;会务用车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尽可能降低活动耗材;避免餐食浪费等。
 
同时,聘请宜昌林业碳票审定核查机构——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专业评估,测算本次培训活动产生了36.7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宜昌半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购买并核销长阳土地岭林场林业碳票碳减排量,实现碳排放抵消,取得《碳中和证书》。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4月29日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的收盘价,每吨72.99元,本次会议一共36.72吨,就是2600多元。”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梅朋森表示,这是主办方花“真金白银”买下的碳汇,实现了本次培训的“零排放”。
 
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将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林业碳票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多种权能,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变成了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此前,宜昌已在长阳、秭归试点签发了林业碳票,建立“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碳票的发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