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碳排放装上“激光慧眼”
2025-10-22 中国环境APP 易碳家

“我们希望为碳排放装上‘激光慧眼’:不仅仅监测碳排放总量,还可以区分出其中化石碳排放的占比。”近日,第31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上,浙江师范大学研究员陈达如表示。

f781ccaa322fde088b718c60e20bfb1b.png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 陈达如研究员。

碳同位素激光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与分子相互作用原理的高精度同位素检测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目标气体(如CO2、CH4)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特性,实现碳同位素(如12C/13C或14C)的快速、原位分析,因其快速、便携、低成本等特点,正逐步替代传统质谱法,成为碳循环研究及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在本次会议中,陈达如组织团队成员做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激光光谱分析技术及环境应用”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监测在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的应用前景初探”两个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巡查本分会场时表示,“碳同位素监测及应用在温室气体研究领域是个新东西,大家要把这个工具研究好、用好。”

“我们团队在浙师大杭州校区,已经建成全国首个放射性碳同位素激光光谱分析实验室,主要面向大气环境科学特别是温室气体监测中碳同位素应用研究,欢迎全国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共同实验室资源及开展合作研究工作。”陈达如介绍说。

e00e35f46242ad71f3cd90722391d2b9.png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

会上,碳同位素温室气体监测中的独特应用优势被与会专家广泛认可,大家期待能够早日实现低成本的碳同位素高时空分辨率检测技术。

在本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中,浙江师范大学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牵头组织了重要分会场,“表明浙江师范大学正成为中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与‘双碳’战略实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浙江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分会场是本次会议设置的29个专题分会场中的第21分会场,主题为“温室气体与大气碳同位素监测技术及应用”,具有独特的交叉学科视角。该专题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担任主席,浙江师范大学陈达如研究员等人担任召集人。本专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环所/上海光机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环科院、交规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做了共计19个报告,包含了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地面监测及碳同位素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反演模型及温室气体在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应用及政策考虑等研究主题。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