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成本的计量方法
2013-09-03 易碳家期刊 易碳家

Ratnatunga & Balachandran提出两种碳排放成本计量方法,从而将碳排放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其一是从环境成本会计角度,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传统成本会计的各要素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予以分离,再进行归集;其二是采用“全面生命周期成本法”计量碳成本。除了这两种方法,对于碳排放成本中的间接成本还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量。

环境成本归集法

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各要素中,都有“碳”的踪影。碳排放成本是环境成本的集中体现,特征是强调成本要归属于特定的对象如某一个产品。碳排放成本包含在以下几个要素中:

(1)原材料。很多原材料,尤其是塑料、钢铁等,在经过处理达到生产要求的过程中都消耗了大量能源,也就有相应的碳排放。

(2)人工。人工需要能源发挥作用,比如利用一定交通方式到达生产场所,工作环境的空调运行等等,都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3)制造费用。在确定浪费的真实成本时,水和能源等公用事业成本经常被忽略。而这些成本是碳排放成本管理的重要项目。

(4)废弃物管理。最显然的环境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成本。废弃物处理和处置需要能源,同时排放碳。其他废弃物管理成本还包括收集样本、整理书面材料的费用,以及许可费、咨询费和可能的违规罚款等。

(5)回收利用。回收也是产品报废时点的一种废弃物管理,采用“三叉法”核算:①计算回收旧部件相比采用新部件的机会成本(包括环境影响);②在新产品的设计阶段固定回收的成本效益;③利用前两个步骤的成本效益分析,影响政府在此类环境可持续项目上的税收抵免等政策。

全面生命周期成本法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主要思想是对碳排放成本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立足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对产品或流程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使用、报废等全过程所发生的与碳排放有关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基于产品对碳排放成本进行识别和核算,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全面,能够开展产品间的环境影响对比。从碳排放效率角度分析全面生命周期成本涵盖的成本

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碳排放免费这个假设正在消失,企业需要考虑投资低碳技术、控制和预防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决策和行动要求会计能够对企业碳排放活动加以反映。确认与计量是碳排放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构建的难点。本文从会计学理论的构建角度出发,对碳排放成本进行定义、分类,并分析企业碳排放成本的确认程序。其程序应分为三步:首先判别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发生是否与减排活动有关并有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次判别发生的费用或支出是否符合碳排放成本的基本确认原则,最后按一定的标准对碳排放成本进行分类。碳排放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环境成本归集法、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其碳排放成本进行计量。此外,不同的计量方法会对企业财务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计量方法时还须对其成本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面对 2020 年的减排承诺,我国企业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会计不应仅满足碳排放成本的核算需要,更重要的是将碳排放成本的相关信息应用于战略决策、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业绩评价中,才能使企业真正迈入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