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案例分析: 特斯拉汽车成功的启示
2014-11-12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易碳家

仅仅技术突破或商业变革都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特斯拉汽车成功的原因

特斯拉汽车的成功是其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层面进行破坏性创新的结果。 特斯拉汽车真正解决了其他纯电动汽车产品和传统燃油汽车竞争时在续航里程、 百公里加速、 操控性等方面的短板; 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则保障了其产品能迅速打开销路, 并实现公司财务的健康。 仅仅从产品的角度, 性能水平能与特斯拉现有车型正面竞争的纯电动车并不是没有, 但从市场的角度, 像特斯拉这样能严苛地控制成本并准确地找到目标客户的产品暂时还没有出现。

特斯拉汽车十分典型地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特斯拉汽车公司产品的切入路径, 恰恰是回避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数目庞大的中端利基客户,开拓的是注重身份、 环保和高性能的新的客户群体; 而特斯拉汽车以操作简便、 设计人性化著称,没有在从传统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转换的过程中添加任何使用上的不便, 反而优化了用户体验;企业也将最终对主流市场现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彻底替代作为远景。 特斯拉汽车技术层面破坏性创新, 是针对目前客户需求不能被满足的部分, 是技术与需求互动的结果; 而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的形成, 也是特斯拉通过顾客价值创新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对企业价值链进行整合或拆分, 使成本结构发生变动的结果。

非财税的金融政策支持在特斯拉汽车的成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财税的金融支持在特斯拉汽车公司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2009 年, 美国政府决定向特斯拉汽车公司提供一笔低息贷款, 用于担负特斯拉 S电动车的工程和研发成本。 特斯拉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 Musk 曾在多个场合表示, 获得这笔贷款的时机正是公司深受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 财务上陷入艰难的时段, 美国能源部的这笔贷款对于特斯拉汽车公司的成功脱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 这笔款项已开始被偿还, 且计划偿还完毕的时间比原定提早五年。

“需求拉动” 成为特斯拉汽车诞生的最根本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求拉动” 的作用比“供给推动” 来得更直接、 更有效, 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和速度的重要工具, 破坏性创新的动力恰恰是技术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 美国通过补贴和碳交易扩大市场需求, 对市场需求进行正向的强烈刺激; 另一方面, 通过强制政策实现传统燃油汽车被替代, 对市场需求进行逆向的强烈刺激。 早在 2009 年, 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局就通过了一项较为激进的计划, 要求到2050年, 全州销售的所有汽车都必须是零排放汽车; 同时, 加州政府据此对汽车厂商下达了州内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配比任务; 另外, 加州已经开始对部分行业征收碳排放税, 汽车也将在不久后被纳入课税范围, 特斯拉汽车公司成为了这一系列举措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加州是全美国环境政策最为严苛的州, 油价高企、 管制严格, 减排目标十分明确, 使用传统燃油汽车受到政策的挤压, 这极大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从而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