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知多少——中外气候教育的日常 什么是气候教育?
2020-07-08 Climate Interactive 易碳家
什么是气候教育?
 
气候变化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中小学校和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责任,通过教科书中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来影响青少年,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并且取得实实在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成效。
 
教育必须使所有学生和社会各界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并使人民和经济体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以有素养的公民的身份参与塑造绿色、低排放和具有气候抵抗力的社会。
 
气候教育对于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并且带来疾病肆虐、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次生灾害。注意到全球变暖的事实更加确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更加紧密,未来气候变暖还会加剧,毫无疑问,立即采取行动,阻止全球变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丰富年轻人的气候知识
  · 鼓励他们改变态度和行为
  · 有助于他们适应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趋势。
教育和提高认识使个人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决定,在增强社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缓解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使人们能够选择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国外气候教育的实践经验
 
国外的气候变化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也积累了较多开展气候教育的经验。在国际、国家乃至地区的不同层面,政府、学校、NGO等各种机构开展着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学校之外的非正式学习(informal education)等各个阶段的气候教育。
 
国外推进气候教育采取的行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试点学校。较大规模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学校网络(ASPnet),这一试点学校网络覆盖的180个国家的9000多个教育机构均将气候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
2
教材编写。例如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的网页上均向教师提供免费的气候教育教案、习题册、活动教具等教学材料,方便教师依托材料开展教学。
3
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气候变化知识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培训。
4
平台搭建。例如Sandwatch网页,即是一个为青少年、志愿者、NGO等搭建的共同改善海滩环境和提高抵御气候变化能力的平台,提供新闻、案例报告、论坛等,为关心气候变化的个人和团体提供参与项目和交流经验的途径。
 
除了这些常规的教育方式,相关领域的探索者还设计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形式开展气候教育。
例如,由麻省理工大学等开发的“世界气候模拟”(World Climate simulation)游戏,引导参加者扮演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团体的代表,参加模拟国际会议来共同拟定一份协议,目标为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下。
 
参与者拟定出的计划将被输入一个模拟现实世界气候变化的电脑模型,得出按这种协议运行下得到的气候变化结果。参与前后的比较调查显示,人们在这一游戏中获得的不仅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全面知识,更有采取实际行动做出改变的动力和决心。
 
而针对年龄更小的受众,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开发了一套名为“气候盒子(Climate Box)”的工具包,包含供教师开展互动性气候教学活动的教具和教材。教师们反映,年幼的学生喜欢关于碳足迹的制作精美的海报和填字游戏,而高年级学生热衷于研究课文中提供的科学假设和事实,小小的气候盒子也可成为观察大大的现实世界的出发点。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大事记
 
2007年,国务院颁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包括九个专项行动,其中青少年行动和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规划纲要》),以《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部分提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标志,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进入了一个新历史发展时期。
 
2012年,推出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启动,该项目将与全国五省十市的百所初中和职业教育学校携手,共同关注青少年群体参与气候变化的教育行动。
 
2015年,开展“厉行节约学校在行动”节约型校园建设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厉行节约 学校在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主题宣传活动、2015中国教育节能论坛、节能宣传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颁奖与展示、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活动、 “友宝”节能公益行动启动仪式、节能环保低碳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
 
国内气候教育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日渐重视和鼓励气候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一些气候教育的先行者也开始了实践与摸索。自2012年开始,中国民促会在近百所学校开展了为期3年的“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对近千名中学教师进行气候知识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的能力培训,并搭建了中国气候变化教育网页(http://www.chinaclimateeducation.org/aboutus);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尝试编写了《气候变化教育》的读本,开发气候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在中国知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网易公开课”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气候相关的科普/专业课程供有兴趣的人群学习......
 
然而,全面系统符合国情的本土化教材缺乏,知识能力足够支撑气候变化教学的教师有限,综合考虑成熟系统的政策机制空白,中国气候教育的前方并非坦途——
 
国内可持续教育近年的发展趋势如何,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正面临或将会面临什么问题?
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外,在教育中又是如何探讨气候变化问题的?
气候教育是否拥有与其他活动“融合”的潜质,例如寓教于乐的生态旅游活动?
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哪里?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