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浓缩阅读版:
据与会
专家预测,英国计划在 2050 年利用氢能满足其 25% 的能源需求,因此英国欢迎国外企业开展氢能工业和化学工艺改进方面的合作;
随着加氢站数量的增加和氢燃料电池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市场机会将越来越多;
为减少工业和交通领域的
碳排放,中国和英国对扩大氢能生产和部署的需求越来越大。
2020 年 8 月,在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的支持下,英国国际贸易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DIT)与英中贸易协会(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 CBBC)举办了“中英油气行业合作发展—氢能新机遇”网络研讨会(研讨会详细情况请见:《中英油气行业合作发展——氢能新机遇》)。本次研讨会聚焦传统油气在新兴能源领域发挥的作用,以及氢能的应用方法。研讨会还特别关注中英公司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商业合作机会。
氢能:减少碳排放和复苏经济的新动能
全球很多国家开始重视氢能作为
清洁能源增长新引擎的重要作用。氢能不仅能帮助降低碳排放,更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实现
绿色复苏。
英国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正在积极响应,探索氢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今年 3 月,由奥雅纳(Arup)、碧辟(BP)、壳牌(Shell)等十几家英国能源公司牵头成立了氢能特别工作组(The Hydrogen Taskforce),并于 8 月发布了《氢经济影响评估报告 The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据报告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氢能产业和市场规模将扩大到 2.5 万亿美金(约合 16.7 万亿人民币)。而英国到 2035 年,在供热、交通、能源和工业领域,将需要 11,300TWh 氢能源;在氢能生产、输送、储存和相关领域,创造 7.5 万个就业岗位,为英国经济带来 180 亿英镑的价值,推动英国的绿色复苏。
氢能产业蕴藏巨大机遇,也面临关键挑战
目前英国制氢规模仅 28 万吨,未来主要考虑“绿氢”和“蓝氢”两种制氢途径。“绿氢”是指可再生能源与电解槽结合电解水制氢,该过程完全没有碳排放;“蓝氢”是采用
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术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重整制氢。预计到 2035 年,“绿氢”和“蓝氢”规模可分别达到 50 万吨和 200 万吨,经济产值分别达到 25.7 亿英镑和 13.5 亿英镑,创造新就业岗位约 1.0 万个和 1.8 万个。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从英国政府的优先事项,到中英两国企业的观点,再到对氢能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英国国际贸易部(DIT)能源与基础设施专家顾问 Mark Priest 博士从战略层面介绍了英国能源转型中能源整合步骤的重要性,指出发展氢能和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其中的关键。英国油气产业为英国各地创造 27 万个就业岗位,为开发新兴的碳捕捉和储存以及包括氢能在内的绿色技术提供重要的基建和能力保证 。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不止一次提到氢能特别是绿色氢能生产面临着成本降低的关键挑战。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公司炼油、化工和石油市场副总裁 Alan Gelder 谈到,确实发现低碳氢能经济开始形成的迹象,如果生产成本能够降低,氢能经济将很快形成。商业信息服务机构 IHS Markit 预测,绿色氢能会在 2030 年之前具备成本竞争力。IHS Markit 指出,“自 2015 年以来,绿色氢能生产成本已经下降了 50% ,得益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因素的推动,到 2025 年预计还会再下降 30% 。”
新兴的氢能产业也为中英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黄格省先生介绍,氢能领域目前存在大量机遇,比如中国对氢燃料电池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能源和商品信息服务公司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数据显示,中国还没有对绿色氢燃料电池这一领域给予特别的关注。目前中国只有 3% 的氢能来自可再生资源。“中国需要在制氢、运氢和储氢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不仅实现赶超,还能成为全球氢经济的领导者。” 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公司高级业务发展经理 Sam French 博士在研讨会上表示,该公司在生产氢燃料电池方面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协同效应,愿与中方更多交流,密切合作。
总结:着眼未来,中英合作解锁清洁氢能无限商机
本次在线研讨会吸引 300 多人报名参加。
会议期间,与会者对英国和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氢能经济、传统油气行业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机会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主办方英国国际贸易部(DIT)希望可以了解到氢能和能源行业相关人士和机构的意见,进一步探讨中国机构可以在英国寻求的商业机会,以及了解已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或正在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公司的看法。
英国国际贸易部(DIT)中国区油气行业负责人周大伟(David Giles)表示,“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我们正在推动能源转型,努力将传统的油气行业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以减少碳排放。对英国政府来说,2021 年 11 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届时我们希望将更多相关人士聚集在一起,正式确定碳排放净值为‘零’目标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