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没想到,承诺最早实现碳中的是这个国家
2020-11-26 远鉴智库 易碳家
导语:美国退群就不说了,日本承诺的碳中和时间,竟然比中国还要迟10年。而达到净碳汇最早的国家,真是意料之外。
 
中国提出要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承诺后,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实现中国诺言最具挑战的问题是:中国的碳排放仍然处于上升期。
 
尽管在2015年,我国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也就是签署《巴黎气候协定》的那个峰会上,就明确提出,力争在2030年排放达峰。
 
但这一次,是我国从五年前的“表达期望”,转变为正式对2030年这一时间点,做出明确的承诺。
 
这意味着,后续留给我国实现从碳排放峰值到零碳排放的周期,只有30年。
 
中国在碳排放领域做出的主动承诺,和时间表的向前推进速度,是当前所有大国中,最“主动承担”的一个国家。
 
在十年前的《京都议定书》谈判期间,中国还在明确基于现实的时间表:有可能205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
 
2020年的新承诺,将中国碳排放承诺的总体时间,向前推进了20年。
 
英国是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明确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发达国家
 
时间表
 
英国是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明确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发达国家。
 
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案》正式生效,这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法律形式确定约束力和长期架构的国家。
 
这一法案的背景,其实是西方发达国家共有的一个现实情况:1990年左右,发达国家已经到达或越过碳排放顶峰的阶段——无论是人均排放还是碳排放总量。
 
在最发达的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中,欧盟和英国都承诺,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碳中和)。
 
2020年11月19日,加拿大政府也拿出了法律草案,明确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将用60年的时间,实现从碳排放顶峰到零碳排放(碳中和)的转变。
 
这也是中国提出2060年实现零碳排放(碳中和)目标后,让整个世界都极为关注的原因——因为我们承诺,用西方国家(1990~2050)一半的时间(2030~2060),实现和西方国家同等的结果。
 
作为G7成员,美国和日本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承担上,则是另外一种态度。
 
日本在2019年4月提出,将在2070年实现零碳排放——这一时间点,甚至比中国还要晚十年。
 
而特朗普政府的选择更为极端。2019年1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成为第一个退出该协定的缔约国。
 
更具讽刺的是,就在美国宣布退群前几天,联合国秘书长还在呼吁,各国尽快落实《巴黎协定》行动框架——这是联合国秘书长连续四年在反复为同一件事(落实和行动)呼吁。
 
 
让美国在环境保护中稍微挽回颜面的,是已当选总统拜登表示,他上任后将立即重返《巴黎协定》,以及承诺2050年实现美国碳中和。

零碳排放时间最靠前的国家
 
经济学家分析,碳排放越过峰值,并走向碳减排阶段,常规上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是最初基础
 
尽管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以来,人均GDP连续七年超过1万美元。
 
但从我国自身的统计数据看, 2019年,我国才首次实现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10261元人民币/1.02万美元)。
 
2.GDP增长速度放缓
 
碳排放越过峰值,不仅是因为碳排放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
 
根据已有数据,规模经济体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碳排放越过峰值后,年经济增长率常规都在3%以内。经济学家预计,在确保碳排放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时减弱碳减排需求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总的经济增长率,也不会超过5%。
 
3.加速减排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加速减排,必然会对包括能源来源和结构、第二产业结构,以及包括交通、城市管理等多方面产生结构转变层级的要求。
 
而这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这也是此前,欧盟的“绿色协议”计划被质疑,将成本和风险潜在转移至欧盟以外地区的原因。(参见远鉴智库原创文章《碳中和+|欧洲绿色协议或将对其他国家环境造成损害》)
 
产业结构转变已经完成,或者在可预见的时间周期内无需进行二次转变的国家,尤其是人口和经济规模总量,相对都不大的发达国家,实现零碳排放(碳中和)的挑战,相对要小很多。
 
例如,目前在实现零碳排放(碳中和)时间表计划中比较靠前的,芬兰和挪威,人口密度分别为18.1人/平方公里和14.5人/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在550万左右。
 
挪威的目标是在2030年通过国际抵消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国内碳中和),而芬兰则表示在2035年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计划时间点最靠前、同时也看上去“并不离谱”的,却是南美国家乌拉圭。
 
乌拉圭人口总量346万人——相当于中国排名154至155名的一个城市人口,也就是广西百色市(346.68万)或云南大理市(345.6万)之间。
 
乌拉圭人口密度19.7人/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和我国贵州省相当,或者说,相当于“安徽+海南”抑或是“江苏+宁夏”,而且温带气候也让整个国家被草原和林业覆盖,农牧业发达,并且,乌拉圭的经济虽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产品出口,但人均GDP并不低,2019年,乌拉圭人均GDP1.62万美元。
 
因此乌拉圭目前保持着全球相对最为领先的“零碳排放”计划和时间表:乌拉圭承诺,在2030年成为净碳汇国。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