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净零排放以及气候中性是什么关系?
2021-02-23 碳阻迹 易碳家

关于碳中和相关的名词很多,碳中和、净零排放、气候中性等,究竟他们各自代表什么意义,笔者谈一谈我们自己的理解。首先这三个概念的核心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需要实现碳排放(这里碳排放可以仅指CO2,或者所有Greenhouse Gases)的正负抵消,都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设定的可操作可量化的目标。

 

从全球各国发布的“碳中和”承诺来看,有提出“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标,如中国和美国加州;也有提出净零排放目标(net zero emission),如欧盟和美国;也有些国家提出“气候中性或气候中立目标(climate neutrality)”,如奥地利、匈牙利等。

 

《IPCC1.5度特别报告》里对这几个名词的做了定义,这也是目前关于这几个名词的最权威的定义。结合IPCC报告里的权威定义,笔者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通俗化表达:

 

碳中和 “碳中和”一般仅指CO2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也称为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如果这里“碳中和”作为泛称,也可以表达所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源与汇的平衡。

净零排放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净零排放”就类似于足球里的“净胜球”,进球数减去失球数,净零排放就相当于排放量正好等于抵消量或吸收量。

 

“净零排放”如果没有特指的话,是指所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

如果特别指出是CO2的净零排放,则CO2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

气候中性 气候中性的概念与“碳中和”以及“净零排放”类似,但还需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区域或地方生物地球物理影响,例如影响地表反照率或当地气候。

 

尽管名称说法不一致,内容也有细微差异,但笔者认为以上几个名词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用“碳中和”作为标准化的统称也是合理的,从传播的角度更适于用“碳中和”这个名称。这就类似于人们习惯用“碳排放”来指代所有温室气体,用CO2e作为温室气体的当量。

 

按照上述思路,近期碳阻迹团队也修改了一下维基和百度上对碳中和的定义和描述(也征询了行业权威专家的意见),使其更加严谨(例如需明确到底是二氧化碳还是所有温室气体的碳中和;碳中和的主体应更加全面,碳中和现在可以是国家、企业、产品、活动以及个人等主体形式),希望可以给社会一个统一、准确和严谨的“碳中和”定义。目前的版本如下: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