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工作内容 |
规划环评 |
建设项目环评 |
|
|
分析建设项目核算边界内相关生产设施和场所产生的碳排放情况。明确建设项目能源结构及各种能源消费量、涉及碳排放的工业生产环节原辅料使用量、净调入电力和热力量等活动水平数据,分析确定建设项目生产营运阶段碳排放类型及排放种类。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还应包括现有项目的碳排放类型及排放种类等内容。 |
|
(1)基本要求: 分析调查规划涉及的现状碳排放情况、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评价现状碳排放水平或变化趋势。 (2)现状调查内容: 规定了五大重点行业规划环评及新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重点调查内容、产业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现状调查内容。五大重点行业规划环评及新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重点调查规划涉及的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产业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还需详细调查园区内的现状碳排放情况,并对园区内涉及的五大重点行业中规上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单独调查。 (3)现状评价: 重点评价碳排放强度水平或变化趋势 |
(1)基本要求: 调查建设项目现状碳排放情况、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评价现状碳排放水平。 (2)现状调查内容: 调查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碳排放水平。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还应调查现有项目的碳排放情况,包括现有项目规模、能源结构及各种能源消费量、净调入电力和热力量、涉及碳排放的工业生产环节原辅料使用量等内容。核算现有项目碳排放量,分析现有项目的碳排放强度。 (3)现状评价: 将现有项目的碳排放强度与同行业的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项目碳排放水平。 |
|
(1)碳排放识别: 结合规划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情况,从能源活动排放、净调入电力和热力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三个方面分析识别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主要产生环节和主要类别。 (2)目标指标确定: 根据规划特点及相关资料获得情况,以引导重点行业及园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为目的,结合重庆市最新发布的温室气体清单中行业碳排放水平、管理目标等,选择性地设定相应的碳排放量目标、碳排放强度目标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等。 |
|
|
(1)预测内容: 从能源活动排放、净调入电力和热力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三个方面,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碳排放量。结合规划特点及关键经济指标,计算碳排放强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管控要求、碳减排措施等设置不同预测情景。 (2)评价内容: 重点评价规划实施后碳排放目标的可达性。产业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应重点对规划实施后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进行分析评价,如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单位工业生产总产值能源消耗下降率等。 |
(1)预测内容: 从能源活动排放、净调入电力和热力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三个方面,计算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碳排放量。结合项目特点及关键经济指标,计算建设项目碳排放强度。 (2)评价内容: 与同行业碳排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碳排放水平。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应在现状调查基础上,以挖掘现有项目碳减排潜力为目的,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下降率等进行分析评价。 |
|
结合规划实际,对规划内容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碳减排优化调整建议,具体可从产业结构、用能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方面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
结合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建设项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工艺过程、循环利用方案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潜力。提出碳减排建议并预估减碳效益。 |
|
结合碳排放特征,从能源结构、循环利用方案等方面提出碳排放管控对策和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