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1年是我们的“
碳中和”元年。同时,在2021年,全球一级市场的投资热点莫过于SaaS。某规模不算太大的
碳管理SaaS公司更是获得某知名大型机构的亲睐,获得了几千万的融资。在此刺激下,一时间
碳管理SaaS软件风起云涌。热浪过后,大家不禁冷静思考并发问:碳管理SaaS软件究竟价值几何呢?
如何理解SaaS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浪潮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中,XaaS是个全球的大趋势,可能将撼动整个软件服务行业,如IaaS、PaaS、SaaS、DaaS等。
SaaS,全称为Software as a Service,也就是软件即服务。
SaaS的优势包括: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订阅所需服务,无需准备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就能用上所需的软件服务。用户选择和更换服务商有了更大自主权;在系统升级过程中不影响用户的使用,服务升级一般还不收费;用户可以按年缴纳服务费,比传统软件的使用方式要便宜很多。
SaaS的短板主要是几乎无法定制开发或者说软件使用的自由度很低,且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依赖性非常高。
SaaS商业模式中的关键是“开发通用性产品”和“大市场中分一杯羹”。而对于SaaS的业务重点并不是把软件卖出去就完事大吉;而是找到未来可以持续为之服务的客户,即获客和留存业务。
碳管理+SaaS=?
众多的SaaS公司,不约而同的把目前投向碳管理领域,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真正判断一个业务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碳管理是否需要SaaS;二是SaaS能否真正为碳管理服务。
无论是企业、园区还是区域,在双碳目标的压力下,对于碳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应该说显而易见的。尤其是一些纳入到
碳市场的控排企业,更是有这样的渴求,这样看来SaaS似乎应该是一种顺利成章的选择。
另一方面,和环境管理不同的是,环境污染物目前几乎全部采用实测甚至在线监测的办法以及末端控制;而
碳排放首先是要进行核算,而且是过程管理。从这个角度看,SaaS是可以为碳管理赋能的。
这样看来,碳管理+SaaS似乎是天造地设,看上去真的很美。
碳管理SaaS能形成商业模式么?
笔者在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个观点,在可见的时间内,碳管理SaaS可能无法形成真正的商业模式。
碳管理SaaS很难“开发出通用性产品”
SaaS的业务逻辑的起点是通用性,而非个性,其产品开发前提是高度的标准化。但在碳管理领域,由于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企业都还是一个全新领域,碳管理目前还无法实现真正的标准化。这里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碳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领域,所有的核算标准都是为了目的所服务的。正因为此,国内外有很多的相关碳排放核算标准,不同的核算标准对于企业,碳排放的量都大相径庭。那后续的碳管理那肯定也会有所区别。比如说,参与
碳交易的企业,算是整个市场中需求最强烈的一部分潜在用户,就有其特殊的要求。而哪怕是参加
碳交易的企业中,都会有很多个行业。这和SaaS应用最广泛的财务软件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SaaS的本意是通过标准化的软件来节约人力,但在如果缺失了标准化,节约人力其实也就相当于一句口号。
碳管理SaaS的市场规模有限
SaaS商业模式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市场规模要够大,但对于碳管理中每一类的用户而言,其实市场规模是有限的。还是以控排企业为例,全国的控排企业不到1万家,还分布于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一共2100多家,水泥行业1300多家,其余行业企业数量则相对就更少了。以发电行业为例,以五大电力为主的大型国资几乎肯定不会成为SaaS的用户,这一类集团型企业都会开发自己的内部碳管理软件系统。这样看来,但就电力角度,潜在市场规模并不大。其他行业其实也是类似,而且各行业之前的核算标准差异非常大。
把视角扩展到整个工业领域,由于碳管理所涉及的核心数据很多都属于企业的核心机密,比如能耗数据等。企业本身都会有内部生产管理、能源管理的系统。对于大企业而言,更希望的是在原有管理系统中增加模块扩充到碳管理中。而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这部分需求可能压根就不存在。
错位的供给和需求
财务管理SaaS软件的需求是刚性的,因为所有的企业无论大小,都需要有
会计记账和报税,且
会计准则以及税法的要求是非常标准化的,所以财务SaaS的最大需求方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碳管理的需求方几乎是清一色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在碳管理方面,在可见的范围内。几乎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尤其是在电气化广泛推行的今天和未来。而大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可能几乎没有哪家大企业用财务管理SaaS吧。类似的是,碳的相关数据对于大企业来说肯定也是核心机密,不可能轻易的放在互联网云中。
获客和留存业务成为死穴
对于碳管理SaaS公司来说,获客和留存业务会成为真正的死穴。无论是什么软件,其实本质都是将人工的经验和流程的高度集合,它并不是创新,而是高度归纳。所以判断碳管理SaaS公司的能力的首要就是看其茶品归纳总结的是谁的经验,这个其实是非常关键的。甚至有些公司自己都没搞明白什么是碳管理、企业如何管理,产品的需求分析就是对着标准做出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试想这样的产品如何可以获客,更谈不上留存业务了。
尾声
碳管理SaaS的技术思维很好,但商业模式的形成并非朝夕,碳管理本身这个议题其实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但在这个市场中,希望有更多真正的商业模式的产生,而不是把“碳中和”、”SaaS”仅仅当作噱头去概念炒作和“欺骗式”的融资手段,虽然是“周瑜”“黄盖”,但未来的一地鸡毛损害的将是整个市场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