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的手段,百度让复杂的降碳更简单
2022-07-20 节碳知事 易碳家
百度深知气候变化对于企业的系统性影响。
 
2021年6月22日,百度正式宣布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
 
以 2020 年为基准年,百度计划在已有绿色实践的基础上,参照《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范围一、二类型,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六个方面,全面构建2030年“碳中和”目标的科学实现路径。
 
今天,我们将从百度应对气候风险的整体战略、绿色运营、绿色服务等方面入手,来剖析百度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部署。

百度应对气候风险的整体策略
 
应对气候风险,百度从董事会、CEO 到执行层,百度明确职责分工。
 
依照百度绿色理念,百度团队综合分析气候变化给公司运营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制定并执行包括“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战略在内的气候相关具体工作事宜,定期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内容。
 
2021年,百度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框架及建议,主动识别分析了各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和转型风险,并评估其财务影响,及时制定气候风险管理办法与应对措施。
 
在碳排方面,百度主要面临着三大风险,分别是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市场风险。
 
在政策及法规方面,主要风险在于环境信息披露。
 
随着国际、国内的监管机构、资本市场评级指数等对企业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不断提升,百度需要不断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准确性。
 
若未按要求披露环境信息,百度将面临合规风险。
 
针对这一点, 百度承诺与《巴黎协议》和中国2030实现“碳达峰”,2060 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完全一致,并进一步规划未来碳减排路径。
 
未来,百度将充分考虑最新披露政策,加强与各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根据相应指引及时调整公司ESG管理战略、气候战略及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对于相关法规风险,百度法务部接受有关商业法律风险的咨询,评估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定期评估违规行为对公司的影响。
 
在技术风险方面,主要风险在于低碳技术转型。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百度需要布署应用更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施,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投资,构建绿色数据中心,向社会分享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降低全社会层面的碳排放水平。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将技术变革视为公司整体战略风险的重要一环。
 
未来,百度计划将技术因素作为百度识别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
 
百度亦将依托自身于数据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年布局与技术优势,根据自身的业务服务场景经验,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实践。
 
在市场风险方面,主要风险在于客户低碳消费偏好转变。
 
随着社会公众消费对于低碳要求的转变,百度现有数据中心及小度音响等电子产品,若未能有效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可能导致下游客户因低碳产品消费偏好降低对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进而造成营业收入的下降。
 
百度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已建立了多样化的绿色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多种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推广方式,坚持通过产品向用户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帮助用户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引导社会绿色消费潮流。
 
与此同时,百度积极探索通过绿色金融途径,为百度“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有效稳定的资金保障。
 
2021 年,百度成立可持续发展融资工作组,制定并发布《百度可持续金融框架》,围绕可持续金融募资,对募集资金使用、项目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及信息披露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在《百度可持续金融框架》指导下,百度于2021年8月18日成功定价发行首笔10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进一步提高百度在中国运营的环境绩效和社会影响。

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是百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首先,百度建立了由高管和专业技术工程师组成的数据中心低碳管理小组,负责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和管理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以及节能目标的设定、执行和监督。
 
然后参照数据中心往期 PUE10,每季度为相关团队和个人设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OKR11 指标。
 
百度始终以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云计算中心为目标,在数据中心领域拥有600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专利,大规模应用多项独创绿色节能技术,实现多方位节能减排,并创造多项国际及国内第一的纪录。
 
在暖通架构环节,百度采用领先、高效的冷却系统——“冰川”相变冷却、液体冷却等新技术,支持多种冷源和末端形式,实现软硬一体高度协同,最大限度挖掘系统自然冷却能力。
 
百度“冰川”相变冷却系统首次将无油概念引入空调系统层面,以气泵、液泵、蒸发冷凝器和并联末端为硬件基础,加以 AI 智能控制,灵活满足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能效提升 40% 以上。
 
同时,百度实现在服务器冷却环节的液冷应用,为数据中心提供高密度制冷解决方案。
 
液冷系统采用完全自然冷却的极致节能架构,能效较传统制冷系统提升 50%,助力数据中心节能减排。
 
在系统运行环节,百度基于“飞桨”研发的 AI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深度学习模型,实时监控运行数据并持续进行系统调优,实现智能供电、智能散热,确保数据中心绿色节能高效运行。
 
在电气架构环节,百度数据中心采用全球首例市电直供+高压直流离线架构,并率先在国内实现基于分布式锂电池(BBU)的整机柜服务器规模布署,供电效率高达 99.5%。
 
2021年11月,百度联合七家合作伙伴发布“平湖”直流锂电系统,通过定制控制系统、接轨 AI 技术、供电方式优化等途径,使系统具备“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灵活、经济”等产品特点与负载调峰功能,有效推动数据中心的低碳高效转型。
 
目前,“平湖”直流锂电系统作为百度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原创先进技术,已在百度多个数据中心园区实现规模化应用,技术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得到充分验证。
 
此外,百度通过潮汐算力技术,对线上、线下的算力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协同调度,实现跨业务流转和相互复用,满足了部分业务场景新增资源的需求。
 
2021年,百度全部自建数据中心年均PUE达到1.1612,能效最高单体数据中心年均PUE值低至1.08,数据中心能效居于行业领军地位。
 
在创新驱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百度积极探索和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在自建数据中心开展屋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外部机构开展合作签约采买可再生能源电力。
 
2021年,百度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 268,02千瓦时,采买绿证500,000千瓦时,累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577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持续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同时,百度采取多种监管举措,关注水资源的管理。比如,每日记录机房和办公区域的用水量等。

百度绿色办公
 
百度坚持对能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各项能源统计台账,编制每月《能源消耗分析报告》,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用实际数据指导相关制度的修订。
 
同时,百度持续推广国际标准化能源管理系统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度办公楼宇已通过ISO5000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管理百度楼宇的安信行物业公司已获得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实现绿色供应服务链价值。
 
2021年,百度通过开展多项行动,提高运营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
 
其中包括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楼宇密闭性导致建筑保温性能增强、减少照明及空调设备的能耗、更换2.7万盏LED灯、排查中央空调等措施。
 
不仅如此,百度还坚持对日常办公场所进行节水管理,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百度大厦中水处理系统2021年年处理利用3,836吨废水,提供冲厕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节能降碳宣传,节能减排的意识已经深入百度人心。

智能交通

发展智能和绿色交通是百度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百度利用智能网联技术,开发智慧交通产品,对车辆、道路、出行方式进行全面升级。
 
在此期间,百度联手一汽推出中国首辆前装量产的无人新能源汽车——红旗EV,助力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发展。
 
与此同时,百度携手ARCFOX极狐发布新一代量产新能源无人车Apollo Moon,采用轻量化设计的“ANP-Robotaxi”架构14,减少生产材料的使用量,实现资源节约。
 
除汽车之外,百度还利用其技术,开发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可根据车流量智能改变交通信号灯时长,减少道路拥挤,降低因停车产生的碳排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泊车、缴费期间,车辆停留的时间也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
 
对此,百度研发出第六代大倾角高位视频技术智慧停车技术,具备车位引导、无人收费、停车场无人化管理等功能,大幅提高车位运转效率,减少车辆因寻找车位、缴费停留产生的碳排放。
 
在出行方式上,百度推出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整合了多种车型于统一服务系统,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决策,为公众提供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
 
有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信控系统项目在保定主城区建设 176 个智能路口,实现了对车辆的自动化、精准化、智慧化的管控及信号灯的智能配时。
 
项目投入使用后,保定市主要道路交叉口刹车减速、怠速等待、慢速通行等非正常行驶场景明显减少。
 
目前,保定市区高峰拥堵指数已下降4.6%,平均通行速度提升11.6%,单个路口车流量通行效率提升5.3% 以上,车辆行程时间平均缩短约20%,车速平均提高约6.5千米/小时。
 
每个路口实现平均碳减排量约138.6吨/年,减排率为20% ~ 30%。若按照全市300个路口计算,全年可实现碳减排量4.16万吨,相当于1.4万辆私家车行驶1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减排效果显著。
 
百度智能云

面对“双碳”发展机遇,以数智技术保障零碳园区设计、建设、运营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百度“双碳”核心竞争力
 
开发百度数智零碳园区成熟度模型对目标园区开展零碳评价,通过百度数智零碳园区顶层设计研究园区零碳路径,进而提出零碳园区建设方向,最终将“双碳”解决方案延伸至零碳园区各个领域。
 
百度根据《国家低碳城镇评价指标体系》《中欧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低碳工业园区评价指南》《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指标体系,融合并形成包含高效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碳汇、环境质量和循环利用六大准则层的指标体系,为零碳园区数智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管控标准。
 
为支持零碳园区方案的落地,百度智能云开发了一系列能源及资源管理平台。
 
度能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依托百度智能物联网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场景融合,为企业提供能源管理、能效优化、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等服务,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智慧水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服务,具备水质水量管理以及流域河道综合管理的功能,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添砖加瓦。
 
再生资源管理系统将零碳园区固废收运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具备垃圾分类溯源追踪、垃圾收运路线优化、垃圾收运全流程追踪的功能,并实现居民垃圾分类信息档案库的建立与管理,助推可再生资源收运的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低碳化。

百度地图助力发展绿色交通
 
提到百度的出行产品,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百度地图。
 
如今,百度地图推出“低碳计划”项目和新能源导航服务,向用户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加速了绿色消费转型,进一步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的目标。
 
为倡导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的理念,百度自2020以来,积极参与MaaS联盟论坛工作,深度配合北京交通委员会及联盟相关单位的工作,共同推出“低碳计划”项目。
 
2021年,百度地图持续在地点定位、路线诱导、路线规划等方面进行优化,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
 
在定位能力上,百度引入多维度定位技术,满足在部分室内、地道等无GPS信号场景下稳定输出定位信息,帮助慢行用户快速到达目的地。
 
在路线诱导方面,百度地图对分岔路口进行精细化制作,同时利用AR诱导优势,降低用户在路口、蜘蛛网状小路场景下走错的概率。
 
与此同时,在路线规划方面,百度优化了路网模型,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实际用路习惯的路线设计,减少因驾驶路线错误导致的碳排放。
 
同时,百度推出多项低碳普惠措施,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绿色出行。
 
用户可通过低碳出行方式在帐户中累积碳减排量,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在百度地图 APP 上的奖品页兑换多种类型的电子券、消费抵用券和百度网盘会员、百度文库会员、爱奇艺会员等优惠福利。
 
另外,在北京地区,百度地图帐户可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进行绑定,对参与绿色出行的市民进行活动奖励。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度地图“低碳计划”全年累计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累计可减少碳排放量超3,800吨。
 
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换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发展战略。
 
百度地图借助其对现实世界的刻画能力,于2021年添加新能源导航服务模块,为新能源汽车规划补能路线。
 
该模块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换电基础设施定位、路线规划、导航以及扫码充电完整闭环服务,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捷性,并扩大其出行范围。
 
不同于加油站,充电桩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困扰众多新能源汽车用户。为解决这一问题,百度地图“新能源导航”可以通过搜索、查周边、充电地图、动态推荐等多种方式寻找充电桩,实时了解充电站快慢充及占用状态。
 
此外,百度地图通过道路基础信息、实时路况信息和相关耗电因子预估路线耗电量,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智能规划充电路线,提供省电、可达的路线导航服务,并实时提醒沿途充电站动态占用信息。
 
该功能不仅帮助用户高效规划充电路线,且使新能源汽车用户在百度地图可以真正做到精准找桩、便捷用桩、长途无忧出发,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出行焦虑。
 
结尾

百度在碳中和方面的规划
 
汇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百度在碳中和方面的规划不仅细致,而且长远。
 
正如百度CEO李彦宏所说:
 
这是一个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企业管理大变革的时代。
 
面对 ESG 这样的宏观命题,面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样的时代责任,我们必须持有长期主义的耐心。
 
这也正是百度持续发布这份报告的初衷——希望我们的ESG行动不仅是可见的,更加是长远的、可持续的。
 
唯有这样,它才能融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用技术改变世界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