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碳中和公园,超乎你的想象,城市旅游新胜地!
2022-08-11 碳中和资料库 易碳家
疫情之下出门旅游成了很多人近在眼前却无法实现的愿望,前几天有这样一个新闻,一家人去三亚旅行结果无奈遇到疫情只能先留在当地,7天时间花费18万元。在此背景下,市内公园就成当前最热门的旅游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生态绿色”成为新时代公园建设的主题之一。碳中和主题与公园绿地生态的结合也就成为规划设计师、建设者、城市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我汇总了目前已开放,或即将竣工的十个碳中和公园案例详解文档,以及十二篇理论文章与深度分析,大家可以下载后搭配文章中案例讲解进行阅读。

越秀碳中和主题园区
 
碳中和主题园位于越秀公园内,由广州市越秀公园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打造,充分利用越秀公园旧垃圾场和部分低效利用建筑进行改造。
 
主题园占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把生态、生产、生活及科教有机融合起来,设有碳中和科普展馆、中水回用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垃圾分类及园林垃圾就地处置区、碳中和研学区、新能源光伏技术展示区。主题园规划功能齐备,集科学普及、公众教育、沙龙活动、社会实践于一体,未来有望成为广东省、广州市重要的“双碳”宣传教育基地。
 
园区内的林业碳汇区种植了如绿桐、油茶树等有显著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作用的树种,让参观游客近距离形象地学习林业碳汇知识。
 
园区内设有专业的就地处理系统,采用低能耗与高效循环利用的微生物技术,借助全过程自动化运行与监督服务平台,实现对园林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最终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等。

北京温榆河低碳公园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是北京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自2021年1月1日至2060年12月31日,按40年计入期计算,预计新增碳汇量8614吨二氧化碳。综上计算,截至2060年底,未来智谷(一期)预计累计碳汇量将达到12646吨二氧化碳。
 
未来智谷依托园内15类智慧景观互动设施开发的“碳积分”智慧游园系统。游客可以在互动设施上开展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科普学习等获取“碳积分”。
 
在公园的碳心广场四周还设有各种新奇好玩的互动游戏设施,小朋友和家长玩游戏也能积累碳积分,扫码答题每答对一道,可获得20碳积分,利用低碳望远镜眺望,发现周围的植物,集体图鉴可获得100碳积分。
 
园内所有建筑均综合运用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储能和智慧能源管理等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41.2%,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6吨,这相当于约20平方公里森林每年的碳汇量。

北京昊天碳中和公园
 
公园占地总面积约6.4公顷,绿化面积约5公顷,公园建设遵循施工零废弃物、运营零废弃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用电光储直柔、消耗近零新水五大低碳设计理念,运用十余项低碳技术,大幅减少了建设及运营期间的碳排放量。
 
同时通过碳汇林和光伏发电余量实现负碳排放,预计在十年左右实现项目碳中和。这座公园不仅成为了附近居民外出休闲的打卡地,也是一个倡导低碳生活、推广低碳技术的展示平台。

保定低碳公园
 
低碳公园占地48亩,以光伏与建筑融合、打造“北方小南国”为设计理念,集“光伏+”农业、服务业、科教、娱乐健身、休闲旅游于一体。漫步公园内,金沙、碧水、火山岩、竹屋、吊脚楼等,随处都可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南国风情。除漂亮的景色外,这座公园还充满着“黑科技”。
 
在低碳公园外,光伏绿色建材与建筑集成一体,屋顶、东立面、南立面全部采用光伏建材“琉璃·空明”,建设规模约2.39兆瓦。这座会发电的低碳公园自2015年并网至今,累计发电量105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469吨。园内种植的各类绿色植物可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65吨,成为低碳保定的重要示范窗口。

宜宾市碳中和科技公园
 
时代公园是宜宾市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科技公园,由原顺南中学改造而成。该公园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拥有“动力之环”“粒子广场”“阳光草坪”“趣味花园”“活力运动”五大主题节点,同时设置健身步道、设施、运动区,为周边产业工人和居民提供健身游乐场地。
 
在景观打造中,建筑方巧妙植入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元素,如太阳能和风能庭院灯。此外,动力之环、科技之树、生命之源等城市小品和铺满了荧光石的慢行步道,在充满科技感的同时,也展现了时尚浪漫的一面。在观景平台,市民还可以体验运动发电。

杭州金华赤山低碳公园
 
占地面积46.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是金华市区一环内最大的综合性丘陵生态公园,鸟语花香,蜂蝶翩翩。整个公园在从初期建设到园区建成,再到管养维护的全过程中,将低碳、循环等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同时,通过正和生态“生态管家”产品的再一次落地实践,赤山公园还成功实现了碳汇监测和低碳智慧管养,打造全流程低碳的环保之园。
 
园内搭建碳汇监测管理平台,12900株乔木的绿色资产,其碳汇数据均可实现可视化,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基础;为赤山公园量身打造的公园综合管理平台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运营和智慧体验为一体,实现公园的智慧管养,节能增效,目前已初步达到养护作业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降低的目标,本年度预计可节约养护成本达10%以上。未来,随着区域内灌溉系统的改善升级,这一数字可逐步上升至15-20%,养护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将随之降低。

上海市普陀零碳公园
 
占地面积约4.7公顷。草坪绿植、滨水湖景、空中廊桥、艺术植被等绿色生态景观,与儿童乐园、零碳生活馆等科普亲子互动建筑相呼应。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公园肌理,将成为周边市民逛公园、享受低碳、亲子之乐的又一新去处。
 
在公园的公共配套设施上,共设计有一南一北两幢建筑,南侧建筑以公园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垃圾收集等服务性需求为主,北侧建筑则以游客驿站、卫生设施等功能性需求为主;此外,公园入口处还设置了以“昆虫王国”为主题元素的儿童乐园,以及一幢零碳生活馆。亲近自然、亲子游乐、绿色科普“一站可得”。
 
“零能耗”是这座公园的独具匠心之处。“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的配套建设项目,公园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很多绿色低碳的理念。公园内的建筑物屋顶、停车场上方都设置了光伏发电板,基本可以满足园内3幢建筑的日常运营,余量还可以供给园内路灯、智慧合杆、智能化设施等其他设施的用电,实现了发电量和用电量的“自给自足”。

成都零碳公园
 
成都未来科技城7号再生水厂位于国际科教城城市活力绿廊内,总处理规模7万吨/天,为地埋式再生水厂。地面将以零碳公园为核心愿景,打造一座集教育科普、生态景观、智慧运动场等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公园。
 
以零碳公园为核心愿景,7号再生水厂项目在公园的布置上更侧重于绿廊慢行系统和城市生态作用,以低山浅丘的地形地貌为载体植入绿坡、密林、湖泊等自然元素,以近人尺度的草本花境搭配冠大遮阴的乔木为主,营造季节更替明显,移步异景的林下空间和生态花园般的生命绿谷。同时,还利用优质的再生水,构建曲水流觞的园林景观和种群丰富的人工湿地系统,打造能源自生、科学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园。

深圳零碳公园
 
项目设计范围约为23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约占90.42%。本次设计充分尊重并利用场地现状要素,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现有山林植被,通过便捷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将城市与自然连接起来。精心设计的无障碍设施和交通系统还能让市民和游客轻松出行,畅快游玩。
 
项目用地对接大浪时尚小镇和观澜森林生态体系,在分析场地现实条件后,设计师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节点,像穿针般在山体中进行植入。时尚秀场、城市看台、树博物馆、零碳实验室、户外露营、运动山谷等节点结合六大策划类别,在生态本底保护的基础上形成“嵌入式”布局,让市民能够体验更加多彩纷呈的生活方式。
 
大浪犁头山郊野运动公园力求打造零碳公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造一座“可自由呼吸,自然生长于森林中的公园”。公园将采用新能源、新材料、轻建造、高智慧四大手段达到全过程碳中和的目标。
 
大浪犁头山郊野运动公园设计了共计5公里长的综合运动径,每400米配有综合健身服务驿站。户外运动山谷位于自然山体的谷底中,地形多变,设计师根据平地、陡坡、缓坡、山脊各自不同的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自然运动场地,涵盖攀岩、绳索、滑道等多种项目。

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城市绿心的绿地绿化率高达85%以上,保留原有6000余株大树,新植乔木13万余株,植物种类达100余种,其中乡土树种占比90%。这片城市森林,源源不断释放着氧气,成为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绿肺。
 
除了树木固碳释氧外,城市绿心内所有建筑(包括三大建筑、共享空间、游客服务中心和保留工业建筑等约60万平方米),利用优质的浅层地热资源和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条件,耦合使用了“地源热泵+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技术。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4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6吨,相当于约20平方公里森林(约2个绿心)每年的碳汇。
 
千年惠林景点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已成为城市绿心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特色景点。这其中千年惠林景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千年惠林景点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的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所在地。景点名中“千年”响应千年城市的愿景并与绿心北侧的“千年城市守望林”遥相呼应,表达对城市副中心建成千年城市的美好祝愿。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