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高新区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2-09-09 银川日报 易碳家
2022年上半年,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等重要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领跑全市各园区。今年以来,银川高新区在工业循环实现“双碳”上下功夫,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重点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固废高值化利用等产业,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银川高新区重点培育壮大中再资源、云耀、瑞银有色、亿能固废、晨宏等循环经济企业,积极引进江浙地区优质关联项目和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构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园蒙牛百亿产业集群及配套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跑出发展“加速度”。

推动绿色改造提升打造绿色园区
 
作为首批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银川高新区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银川高新区依托“中国黄金奶源带”独特优势,成功引进蒙牛集团“百亿级”产业链项目落地高新区,着力打造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和优质奶源生产加工集聚区,为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蒙牛集团(灵武)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优质奶源生产、液态奶加工、物流运输、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化产业链。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高效低能耗运行,成为世界具有先进水平的奶产业加工厂。”银川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临港产业园建设日处理鲜奶2000吨的高端液奶加工厂,计划配备16条世界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在高新区临港园区内还将配套建设乳制品深加工、饲料加工、包装等项目,着力构建草畜产业发展全产业链。
 
此外,银川高新区紧抓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利用政策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产业发展,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的任务要求,依托土地优势,与银川经开区探索在光伏下游产业链及蓝宝石切磨抛、半导体材料、锂电池材料上游产业项目进行合作,携手打造高端新材料制造业生产集聚高地。
 
目前,银川高新区已培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家,实施了新澳羊绒新型结构靶向脱色助剂与环保型高效稳定剂及其应用工艺等科研项目。组织开展了重点耗能行业节能诊断工作,推动循环经济、现代纺织等行业进行节能降碳改造,支持实施一批绿色建材、分布式光伏发电及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逐步实现工业企业的低碳转型。

遏制“双高”项目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任务
 
面对实现“双碳”“双控”目标的政治责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银川高新区严格落实遏制“双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求,结合“四权”改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银川高新区对标自治区产业发展布局,按照银川市“三新”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引进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先进、有终端产品的项目。加快构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配套体系,完善集散、研发、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培育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试点企业,建立在线交易系统平台,推动产业向技术创新驱动、全产业链条、绿色高效发展转型,打造循环经济核心区。
 
聚焦“3+X”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扩链,集中力量重点对接引进中铝股份、宁波康赛妮等一批规模大、品牌响、带动强的领军企业,力促蒙牛乳制品加工、艺虹环保包装智能工厂等13个已开工项目建成达效,谋划储备尚佳固废、风帆再生铅等80余个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源”。银川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以银川市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到2025年,各类科技型企业达到23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0家,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以上。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加快园区市场化运营、建设、管理、招商,实行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收益封闭运行管理,不断开辟发展“新蓝图”。
 
“园区上下要深刻理解遏制‘双高’项目、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坚决遏制‘双高’项目盲目建设,坚决淘汰和化解落后产能,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全力打好‘双碳’这场硬仗。”银川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川高新区将在推进能源转型、产业绿色发展、低碳新技术应用、双碳制度创新等方面大胆实践,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