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07-18 中国石化报 易碳家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胜利油田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中国石化锚定“双碳”目标、统筹推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近年来,中国石化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绿色低碳发展摆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摆在事关公司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推进,主动顺应绿色发展潮流,深入开展能效提升计划和绿色企业行动,统筹推进碳达峰八大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石化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加快构筑多能互补格局 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石化将绿色洁净作为公司发展战略,注重从传统能源向洁净能源转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转型、洁净发展,坚决统筹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把能源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可持续。
 
高质量实施七年行动计划,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推动“深地工程”、页岩油气再获突破。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锚定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聚焦绿氢炼化、氢能交通两大领域,推动国内氢能产业链建设,加快光伏、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项目布局,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
 
上半年,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启动建设,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乌兰察布“西氢东送”国家战略性示范工程纳入国家规划。
 
2022年,中国石化氢气产量达43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利用主体,加氢站国内网络占有率超30%,新建充换电站1004座、光伏站1199座,新增风光装机规模较上年增长2倍,新增地热供暖能力1000万平方米,建成我国首套10万吨/年生物航煤生产装置,获亚洲首张RSB(全球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生物质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引领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石化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全工艺链、全管理链的绿色发展模式,坚持“存量降碳、增量减碳”,加快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严格落实“双控”要求,从源头上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工程设计,研发应用绿色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全方位推动炼化产业链向一体化、集约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高质量推进乙烯、芳烃等优势产能建设,不断提升炼化产业集中度,加快建设世界级炼化基地。近两年,镇海一期、九江芳烃、海南乙烯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海峡两岸最大石化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商业运营,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石家庄炼化转型发展等项目启动建设,天津南港乙烯、仪征化纤PTA等项目加快推进。
 
加快推进装置升级改造、落后产能淘汰,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引领“油转化”“油转特”进程,扬子石化、安庆石化等结构调整项目增产芳烃、基础油等高价值产品,打造特种油品和特色产品新增长点。推进钻井、压裂、修井等用能设备电动化改造,有序推动绿电应用。

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增效 推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中国石化以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八大行动为指引,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碧水蓝天”等环保专项治理行动之后,率先启动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系统性推进生产方式向绿色转变,持续抓实能效提升计划,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打造绿色循环体系,不断提高能源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做好“存量降碳、增量低碳、走向零碳、发展负碳”大文章。
 
以严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深入治理氮氧化物与VOCs(挥发性有机物),推动颗粒物与臭氧、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VOCs和异味协同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完善企业清污分流系统,从严管控废水排放,强化水体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切实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22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个“无废集团”建设试点,所属多家企业获得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称号,累计实施“能效提升”项目480余个,年节能近百万吨标煤。
 
推动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炼化企业加大对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油田企业有序开展二氧化碳驱油。2022年,回收二氧化碳150多万吨、二氧化碳驱油注入量超65万吨,建成投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首个百公里级二氧化碳管道,组建国内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推进甲烷排放控制,实现年回收甲烷约8亿立方米,公司连续12年获“中国低碳榜样”称号,成为获得该奖项次数最多的能源化工央企。
 
扎实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打造“长江最美岸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石化企业示范工程,塞罕坝生态示范林、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造林等项目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累计新建和改造绿地1375.8万平方米,植树(含折算)总量1141.8万株,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37万吨。义务植树综合尽责率100%,累计绿化资金投入约29.53亿元。

聚力攻坚绿色低碳技术 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对于我们石油能源产业来说,下一步就是要把技术搞上去,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同时按照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
 
中国石化发挥人才、科技和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力度,持续推进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生物燃料工艺技术和装备开发,加大节能环保技术、CCUS技术等研发力度,加快形成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已建立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封存、中-高渗油藏高效水驱、稠油冷采、“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等低碳技术体系,油田注采输一体化提升工程获得国家“双十佳”节能实践案例。炼化工艺流程模拟及全厂蒸汽动力、热联合和直供、低温余热利用等能量梯级利用与集成优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置、氢资源及蒸汽动力系统模拟优化软件,为智能化工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阅读
广告
下载

易碳家APP

碳市场资讯、行情,让您炒碳无忧!